聯合國衛塞節〡佛吉祥日 來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2023.06.02 聯合國衛塞節




DAY OF VESAK
佛吉祥日
我現在就帶你研究
A wonderful festival
何爲衛塞節
VESAK DAY
衛塞節(VESAK DAY),又作毗舍佉節、吠舍佉節。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中意爲“月圓”,在斯里蘭卡僧伽羅語中象徵佛陀德智圓滿、福慧具足、證悟清淨、平等光明的境界。
按照漢傳佛教傳統,佛陀誕生於3050年前。而按照南傳佛教記載,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於月圓日,今年是佛曆2567年,因此世界佛教徒將“三期同一慶”的節日稱爲衛塞節。
每年的衛塞節,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尼泊爾等國家將這天列爲公衆假期,當地的佛教徒會舉行一系列慶典活動。當天,寺院會高掛經幡、吟誦經文,開展佛事活動。
在有些地區,衛塞節也被當作是佈施感恩、家族聚會的日子,因此佛教徒會設佈施攤位,爲路人免費提供茶水、食物等。
衛塞節的發展歷程
“在不容忍和不平等現象日益嚴重的時代,佛陀發出的非暴力和服務他人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有現實意義。”
——聯合國祕書長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1950年,世界佛教聯誼會在斯里蘭卡的首屆會議中,“請求各國政府領袖,爲其國內多數或少數的佛教徒的存在,做出行動將五月的月圓之日定爲公衆假期,以紀念佛陀——祂在全世界被譽爲人類的最大利益者之一。”會議通過了慶祝衛塞節的決定。
1954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於緬甸首都仰光舉行第三次會議,議定將衛塞日定爲世界佛陀日。以此節日將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智慧光照全球,發揚佛陀慈悲平等的教義,倡導和平。
中國衛塞節發展史
1987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訪泰歸國後,倡議道:“餘個人以爲釋迦牟尼示寂之年既已舉世同認,則降生之日似亦不妨統一,但羣衆一時習慣難改,似可於漢族佛教傳統佛誕節日後第七天,即農曆四月十五日,再舉行一次祈願之會,期與世界佛教徒同申慶祝。”
1990年5月4日,中國佛教協會發出《關於舉行佛吉祥日法會的通告》:希望全國各漢傳佛教寺廟積極響應趙樸初會長倡議,於每年公曆五月月圓日舉行佛吉祥日法會,紀念佛陀同一時辰誕生、成道、涅槃,並以此體現佛法的莊嚴性和一致性,增強各地各族佛教徒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自2004年開始,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積極參與聯合國衛塞節慶祝活動,與全世界佛教徒一起,紀念佛陀恩德。
如今,衛塞節不僅僅是全世界佛教徒紀念佛陀、感念佛恩的日子,也是將中國佛教文化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助力創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一座橋樑。
衛塞節的慶祝方式
衛塞節是世界佛教徒的節日,是智慧與慈悲的完美結合,它傳遞着佛教的和合精神,體現了佛教對全人類福祉的慈悲關懷,促進着世界的和平健康發展。
泰國:僧人坐禪敬佛
馬來西亞:民衆在慶祝佛教“衛塞節”
新加坡:民衆誦經、浴佛、供佛、放生,慶祝“衛塞節”
中國:寺院誦經、浴佛祈福
衛塞節的感念
在衛塞節這一天,佛弟子可以在佛像前供花、供香、供水、供果等,以此來表示對佛陀的恭敬與感念。
誦經持咒,聞思教法,付諸實踐,保持一個寂靜安詳的心境,就是我們對佛陀最好的紀念。
釋迦牟尼佛心咒:
達雅塔 嗡 牟尼 牟尼 瑪哈牟尼耶 梭哈
在這個
吉祥殊勝
的日子裏
讓我們以清淨廣大的發心、
以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
祈願佛陀的教法長久住世!
祈願世界和平,災疫不起!
祈願衆生自種善因,安樂吉祥!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