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殊勝日|中秋月光照徹無邊、恩澤布大千——恭迎月光遍照菩薩聖誕,中秋佳節

 


今天是2022年9月10日,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許多亞洲國家,也和我國慶祝同樣的中秋節。雖然節日稱謂各異,習俗各種各樣,但是中秋節跟春節、端午節一樣,是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在漢傳佛教中,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一天,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

月光菩薩又譯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雲:“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衆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月光菩薩爲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的右脅士,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裏,與左脅士日光菩薩同爲位居上首的菩薩,位居補處,秉持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藥師如來、月光菩薩、日光菩薩,一佛二菩薩,合稱東方三聖。

值此殊勝日,請大衆持清淨心、發廣大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祈願月光菩薩加持法界一切衆生,淨除煩惱及一切障礙,併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怖畏,福慧增長,身心康泰,所求順遂,事事吉祥圓滿!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月光菩薩的行願,就是幫助衆生找到內心的光明。佛經上講,我們的自性本自圓滿,本具無量智慧德能,本來光明如月,但因妄想執着的障礙,自性的光明不能顯現。所以我們經常將光明與圓滿的願望,寄託於天空中的明月,僅在我們中國古代,有關月亮的詩詞,就數不勝數。比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

月光菩薩贊
護月贊
月宮永德.總攝羣陰.俄逢陽厄被相侵.
晴晦儼巡遮.恩戴照臨.惟願永光明.
解脫月
雲散空淨.獨露嬋娟.皎潔無瑕體自圓.
不動歷周天.照徹無邊.恩澤布大千.
月光贊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衆悉永蒙恩.
一點淨圓明.性海澄清.隨處映禪心.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