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願安好!
文 | 美物計
春分,二月中。
分者,半也。
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今年的春分時間是
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農曆甲辰年二月十一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日,晝夜等長,
冬夜的寒冷已經褪去,
明媚的春光正式登臺亮相。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捲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春水已生,春林漸盛,
春花燦爛,春光正好,
抓一把暖陽,
指縫間便能溢出春的詩行,
去一次踏青,
便不小心與春撞個滿懷。
春分日,放下繁忙,
去看看山河人間,
去找找春的痕跡。
春分·三候
一候,玄鳥至:
燕來也。
春風吹,燕子歸,
燕啼陣陣,訴說着早春的故事,
玄鳥翩翩,攜帶着對家的思念,
生命的輪迴在這片土地上一遍遍上演,
春來,萬物生。
二候,雷乃發聲:
雷者陽之聲,
陽在陰內不得出,
故奮激而爲雷。
春分之日,陽氣漸盛,
雲層之間暗潮洶涌,終於在某個時刻,
雷聲衝破雲際,奏動生命的脈搏。
春雨淅瀝,洗盡鉛華,
舊氣消除,煥然一新。
三候,始電:
電者陽之光,
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
其光乃發,故開始閃電。
若說雷聲喚春的方式太過吵鬧,
那麼閃電的姿態可謂溫柔許多,
電光閃爍,劃破天際,
爲大地披上一層閃亮的輕紗,
也爲春天蒙上一層浪漫的色彩。
春分·花信風
《呂氏春秋》有言:
“風不信,則其花不成。”
在花開之時,總會有風先一步趕來報信,
風有約,花不誤,
年年歲歲,繁花如期而至,
如今春風又綠江南岸,
春來,賞花正當時。
一候海棠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海棠一枝,紅似腮,白如雪,
如春日一般,溫婉詩意。
記得蘇軾那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夜深露重,他卻甘願爲海棠點亮紅燭,
唯恐錯過那一瞬的芳華,
於是千年前的花容被寫進詩裏,
縱是海棠無香又如何?
歲歲年年,獨佔春風。
二候梨花
關於梨花的描寫,
我想,最美莫過於汪曾祺筆下的這一段:
都說梨花像雪,
其實蘋果花纔像雪。
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麼呢?
——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應是瑤臺月,醉倒於春風,
流淌成春天裏最潔白的一捧。
寂寂梨花,淡淡其華,
香得清雅,白得清明,
在這個浮華的時代,
偶爾做個如梨花一般清冷的人,
獨自賞春,閒看花雨,
自得其樂。
三候木蘭
提到木蘭花,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位
以花爲名的女將軍,花木蘭,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
她以一己之力證明了自身的價值,
恰似亭亭木蘭花,
孑然一身攜春而來,不帶一葉翠綠,
卻自有一番傲骨暗香。
汪國真說:
“不必急於相見,待一朵玉蘭花開。”
在春風裏,
等一場春季限定的花開盛宴,
等一場一期一會的玉蘭花開。
春分·好彩頭
春色扶搖,佳期如許,
最是一年春好時,
蘊藏了一冬的能量,
必定會在這個春天破土而出,
且看山海,春色正盛。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
春分這日,選一顆光滑勻稱的生雞蛋,
把它大頭朝下豎起來,
好彩打頭,一整年都順順利利。
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又叫春碧蒿,
在春分時已長到巴掌長短,
正是鮮嫩好入口的時候,
採回家中與魚片一道“滾湯”,
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
“春湯灌髒,洗滌肝腸,
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過去一到春分,
便有人將農夫耕田圖印在黃紙上,
挨家挨戶送春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
一邊送還要一邊說些保佑風調雨順的吉祥話,
說得主人家眉開眼笑,
把福氣送到,銅板自然也少不了。
粘雀子嘴
春暖花開,難免有鳥雀來吃莊稼,
農人便在春分這一天煮十幾個湯圓,
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
名曰粘雀子嘴,
希望糯米將鳥雀的嘴黏住,
保護莊稼免受啄食。
春來到,踏青去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顧貞觀《柳梢青·花朝春分》
草長鶯飛二月天,
不去赴一場春日之約,
實在是辜負了繁花與美景,
走!踏春去!
忙趁東風放紙鳶
凜冽北風散場,
和煦春風登上舞臺,
或許三月的風兒還有些許涼意,
那不妨趁着春風,放一隻風箏,
把煩惱放上天際,
風一吹,陰霾散去,好運來接。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王國維曾在詞裏寫:
“一生難得是春閒。”
想來在如此生機勃勃的季節裏,
想要“閒”住,也不是一件易事,
幸而老祖宗早有準備,
杏花疏影裏,草木蔓發時,
讀書、飲酒、品茶,隨便哪一樣,
都足夠慰藉我們封藏了一冬的靈魂,
足夠讓這個明媚的春天,
多一絲浪漫的風花雪月。
晝夜平分天色,萬物平分春色,
以春光爲禮,花開爲信,
願你一路生花,願你春風得意,
願世間美好,與你緩緩相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