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 || 佛教裏富足的“財神”













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多寶如來
佛教認爲宇宙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所以在人類所居世界的遙遠的東方,除了藥師佛教化的淨琉璃世界、阿閦佛教化的妙喜世界等佛國淨土以外,還有一個東方寶淨世界,這片淨土上的教主是多寶佛。《法華經·見寶塔品》載,佛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中涌出,住在空中。寶塔中發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經》,爲大衆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此時佛告大樂說菩薩雲:“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阿僧祗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我之塔廟,爲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爲作證明,贊言善哉!”
多寶如來是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是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得遇多寶如來法門甚深、殊勝,具有無上的福緣,可具足世間的各種受用,財富豐裕、順緣常結,不爲物質環境所逼惱。
修這個法要相信自己,已經具足多寶如來的一切慈悲、智慧、財寶、功德、成就一切。如果是抱着求財之心來做,則不如法謬以千里;應該以慈悲、智慧和無限的富足,利益有情、幫助衆生;以此心態、以此信念修行,現在沒錢的,會很有錢,事業不順的,會很順利,人生也會很光明、通達、吉祥。這是一切修行的無上祕訣。
人有真慈悲,智慧自來,人有足夠的智慧,財富自來。念念不忘衆生,造富衆生,比如,看到貧窮的人,幫他稱念南無多寶如來,消除貪慳的惡因,願貪慳的人不再貪慳,增加福報資財豐盈遠離惡緣,身心清涼煩惱解脫,寶勝加持滿足心願。爲別人加福,自己方能得福,所求方能殊勝;爲一己之私所求,很難消災增福。天道爲公佛法慈悲,寧願衆生得離苦,不爲自己求安樂,有此菩提心,願力皆殊勝。
南無多寶如來!
財神之王藥師佛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師法門有添福增財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稱藥師佛爲佛教中的財神爺;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的,我們可以從經文裏得知,藥師佛確實是基於悲憫一切貧苦衆生的悲心,發願要幫助一切衆生得到福報財富的;當然不只是世間財富而已、甚至是出世間的法財,也都是要讓衆生受用無盡的。
所以藥師佛不只是財神爺,更精確的說應該是“財神之王”,因爲藥叉大將中的財神,及護世四天王中賜福給衆生的多聞(財寶)天王也都發願擁護藥師佛的法門。而藥師佛也是宇宙中無上的究竟覺悟者,其智慧與福報更是一般財神無法比擬的,所以本文才說藥師佛其實是財神中的尊勝之王。
在經文中提到:
1.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衆生有所乏少。(玄奘本)
2.第十二願者。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衆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衆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衆生。(晉譯本)
3.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各各得心中所願。仕官皆得高遷。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晉譯本)
4.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玄奘本)
5.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玄奘本)
由上述經文很清楚的可以看到,藥師佛要給予一切貧苦衆生,受用不盡的福報財富,諸如:“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衆生有所乏少”、“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求富饒得富饒”…等等。因此至誠專念藥師佛而感召藥師佛的大願的加持,便能夠讓自己增加福報財運,這確實是有經文爲證的。
《藥師經疏鈔擇要》解釋:“受用物者,世間四事七寶……”
四事是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或指衣服、飲食、湯藥、房舍等。”
七寶是指:“七種珍寶: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碼瑙。”
綜上所言體現了藥師佛想要拔除一切衆生的煩惱痛苦的悲心;罪苦凡夫在生死輪迴中,因爲前世造惡業,感得今生貧賤下劣之報;藥師佛不忍衆生受苦,發願要幫助這些衆生能過快樂幸福的生活。好比如說:父母親願意爲了子女賺取財富,讓他們生活過得安樂富裕;或者說:有德行的領導人,悲憫受苦的百姓,提出改善生活的政策等等。而藥師佛也是如此,在晉譯本的藥師經中,講得更爲明白與透徹,經雲:“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衆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衆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衆生!”
“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看到此句,讓我們對藥師佛的慈悲深受感動,不願意衆生再受任何的痛苦,願意他們得到一切的快樂;甚至爲了救度衆生脫離生死苦海,也願意先滿足衆生的欲求,之後再引導他們脫離輪迴,這些爲衆生種種的付出,就只因不忍見到衆生受到任何痛苦煩惱;如同父母見到子女受苦,而亟欲拔除子女的痛苦一樣;深怕衆生因爲貧窮而造諸惡業,這真是徹頭徹尾爲衆生付出與關懷的一尊佛。藥師佛的本願體現了諸佛菩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精神。這在諸佛的本願中,也是相當殊勝難得的。當然藥師佛不僅是能滿足衆生物質上的需求,還能夠度化衆生往生藥師佛淨土及解脫生死輪迴,究竟成佛,那纔是更廣大且永恆的財富。故經雲:“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藥師佛的無量無邊智慧方便都總攝於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中,所以我們應當要至心專念,認真修持,纔不負藥師佛的一片悲心宏願。
天下第一財神——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又稱爲虛空孕菩薩,他具足福德、智慧二種寶藏,無量無邊,猶如虛空廣大,所以稱爲虛空藏菩薩。他能出生無量寶物,滿足一切衆生的欲求,所以他是最根本的財寶本尊,密號爲如意金剛、富貴金剛、無盡金剛。
虛空藏菩薩又是密教菩薩,包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大集經·虛空藏品》說:有個富貴的長者.倉庫中藏財寶無數,他樂善好施,所有貧窮的人到他那裏祈求幫助,這位長者都會打開寶藏,滿足他們的願望。虛空藏菩薩也像他一樣:“得如來神通力,於虛空中,隨衆生所求,若法施,若財施,皆能施與,令衆生歡喜雀躍。”
在《大方等大集經》中記載,佛陀告訴速辯菩薩說,虛空藏菩薩在過去世中,在普光明王如來出世時,因爲功德莊嚴化生爲輪聖王的兒子,名爲師子進,與幾位王子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後來爲了度化功德莊嚴王的驕慢心,示現無量神變,在虛空中隨雨降下種種妙物,如各種華香、末香,塗香,繒蓋.幢幡,出現種種天樂,膳食,瓔珞,衣服、珍寶等都從空中紛紛落下,滿足三千大幹世界一切衆生,衆生欣喜無比。這時,所有地神,天神,乃至阿迦膩吒天也歡喜踊躍,齊聲讚歎:“此大菩薩可名虛空藏,他可以從虛空中降下無數無量的珍寶滿足一切。”普光明如來授記他爲虛空藏菩薩。
在《別尊雜記》中記載:“虛空藏菩薩,代表十方請佛如恆河沙般功德福聚資糧,修行瑜伽行者於此法門,速能成就所求一切伏藏,可以得到大摩尼寶。”《大日經疏》中記載,此菩薩如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勝者,故名“虛空”。“藏”者,如人有大寶藏,施捨給所有需要的人,任意取用,不受貧乏.如來虛空寶藏就是這樣,一切利樂衆生的事,都是從虛空中出現的無數法寶,自在受用,永無窮竭之時,所以稱虛空藏,此寶藏能生一切佛事。在《理趣釋》中記載,他代表一切如來真如恆河沙般功德資糧具足,但衆生福薄不能受用得到。所以,這些福德稱爲所藏,此菩薩慈悲憐憫有情衆生,廣開法界藏,出生無數無量的金剛七寶,施與一切衆生。
《虛空藏菩薩經》中記述,佛陀住在佉羅底翅山中時,虛空藏菩薩帶着勝華敷藏佛的囑託,同十八億菩薩從西方香集依世界佛國,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並以神通力變化娑婆世界成爲淨土佛國,使一切聽法大衆兩手都捧有如意摩尼寶珠,寶珠光明四射,遍照十方世界,種種天樂迴繞空中,出生無數寶物。
有很多人本是不信佛的,供養神靈純是爲了求財, 這種人一般供養關公或者財神趙公明。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大家可以勸其供養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有虛空庫藏,能雨一切珍寶。
供養虛空藏菩薩不但可以往生淨土,平安健康長壽,消災避難,還可以求官位,求財富。
毗沙門天王的化身——財寶天王
毗沙門天王有兩個不同功能的化現分身。一是具有守護功能的據於北俱盧洲的多聞尊天王,另一是位黃色的大天神,手握吐寶神獸,爲諸世間佈下無窮資糧的財寶天王。
從財寶天王普天身護法像的尊身上,放射出萬道光芒。尊上頂戴綴滿珠寶的寶冠,黃金的盔甲上套着華貴的天衣,圓睜二目,滿鬢虎鬚,愛騎爲一位咆哮着的綠鬃白獅子。尊王的右尊手不停地轉動着慧傘,這樣能源源不斷地爲衆生散佈資糧;尊王的左尊手持着一隻吐寶鼠,據說從吐寶鼠的寶嘴中能吐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物。
在尊王的周匝,還有八位司財富的神,被稱爲“八駿財神”。這八位司財富的神,緊緊環繞在財神朗色的周圍,和朗色的容貌十分相似,威武而不猙獰,右手都持一件法器,左手抱一隻吐寶鼠。
供養財寶天王可得大財富。因此也可以說毗沙門天王主管財富。
毗沙門天信仰在中國唐朝時期十分盛行,唐明皇曾經因毗沙門天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詡爲毗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毗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毗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鉢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唐密第一財神——大黑天
摩訶迦羅(梵文:Mahākāla,藏語:吏簏稏匏吏簏),又意譯爲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譯爲摩訶迦羅、莫訶哥羅、瑪哈嘎拉等名稱。
大黑天同時具有戰神、財神、冥府神三種神格。
唐密、東密的大黑天,則是主要作爲財神修之。雖然Mahakala瑪哈嘎拉,意譯即是大黑天,但藏傳和漢傳的法流不同,本尊亦有所不同。如藏傳的瑪哈嘎拉,作爲上士道出世間護法,供養之以作爲修行的助緣,最終是趨向解脫。
就財神之神格而言,印度教認爲大黑天是三相神之毗溼奴(Visnu)的化身。佛教則視爲是負載生育萬物的堅牢地神之化身。
在嘉祥寺神愷記的《大黑天神法》中,將此尊的財神功德描述得十分詳細。   
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變身也。五天竺並吾朝諸伽藍等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堅牢地天化身也。伽藍安之。每日所炊飯上分供養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若吾安置伽藍。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衆多僧。每日必養千人之衆。乃至人宅亦爾也。若人三年專心供吾者。吾必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應惟悉與焉。
從以上的這段可知:
五天竺並唐朝諸伽藍多有安置供養大黑天。每日以炊飯供養此天。可見此尊歷來崇拜供養者衆。
大黑天夢應所說:若安置我在寺院裏,每天供養,我令寺院中住衆生僧人,每天供養千人,不僅寺院,人宅也是如此。冰揭羅童子的成就法中,也提到日供千人。因此若供養大黑天,或者冰童子,養活自己和親人朋友不成問題。
大黑天說,如果專心供養我三年,我必前來受供,賜予行者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所求悉皆施與。
關於三年,爲什麼是三年,昨天的三年之約一文中已經說明。三年之中,若大黑天親臨,賜予富貴悉地,自此富饒。
如是作畢。居大衆食屋禮供者。堂屋房舍必自然之榮。聚集涌出。又若人常持念吾咒。四季大備餚膳酒羹飯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時不知衆多人供吾者。決定與富。
如果有人常念大黑天心咒,在五更時(凌晨3-5點),以各種美味佳餚供養,大黑天決定賜予富貴。
禮供人者。必於此神成父母之想。於三寶成外護。於衆人成父母故也。餘久聞天竺土風並吾當朝土風。諸寺安此天莫非豐饒。因之爲斷後輩之疑。以野客夢事引尋貽之焉。
欲供養大黑天神,要將他視爲父母一般。天竺和唐朝時,諸寺院安置大黑天神像而供養的,無不豐饒。
地藏菩薩
梵語乞叉底櫱沙(ksitigarbha),譯爲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義:(一)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薩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攝義,土地能攝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薩能攝取一切善法於大覺心中。(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衆生,由衆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四)能藏義,土地能含藏一切礦、植等物,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義,土地能持一切萬物,令其生長,喻菩薩能總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長。(六)能依義,土地爲一切萬物所依,喻菩薩能爲一切衆生所依。(七)堅牢不動義,土地堅實不可移動,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藏者,具有祕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衆生止於至善。世有祕密庫藏,蘊藏許多金銀財寶,則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祕藏,無量妙法,則能救脫無數衆生,鹹登覺岸。《地藏十輪經》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因此故名地藏。
堅牢地神
堅牢地神 (Prthivi),主掌大地之神,爲十二天之一。梵文音譯“比裏底毗”,意爲堅牢如大地;故名堅牢地神,又名“地天”。他的職責是保護大地及地上一切植物免受災害。
  堅牢地神在佛教中,被視之爲菩薩或護法神,在經典中常可見到其尊名及功德勢力。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地神護法品中講:“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
  另於《方廣大莊嚴經》卷九〈降魔品〉中記載,佛陀初成道,此地神爲作證明,從地涌出,曲躬恭敬,捧着盛滿香花之七寶瓶供養世尊。
  此外,新譯《華嚴經》卷一舉有普德淨華主地神、堅福德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衆寶主地神、淨目觀樹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等名。並說彼等皆於往昔發深重願:願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