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初三,恭迎彌勒菩薩坐化日!願平安喜樂,笑口常開!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今日農曆三月初三
是彌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化紀念日
什麼是坐化?在佛教裏,有的高僧死了叫圓寂,換個說法叫坐化,坐化是佛教用語,謂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終。
布袋和尚,五代時後樑高僧,明州(今寧波)奉化人,名契此,號長汀子,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經常露腹,笑口常開,手執布袋,禪機幽默,世人稱其“布袋和尚”。他笑口常開,體胖腹大,話出無定,寢臥隨處,用竹杖挑着大布袋遊戲人間,到處行乞,化得東西就放入布袋,餓了就吃,吃飽就睡。天要下雨穿草鞋,天要乾旱則穿木屐,人們常常依他的穿着判斷天氣。他預言吉凶,每示必應,不可思議事蹟頗多。
有一次一位師父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
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不說話。
“這個就是佛法嗎?”
他又把布袋拎起來,往肩上一扛。然後再問他,他就走掉了。
他用身體語言作答案。“什麼是佛法?”——把布袋放下,是“放下”煩惱。
再問:“這個就是佛法嗎?”
他又把布袋“提起”,是指“放下煩惱提起智慧”。
“放下”不代表放棄 —— 是放下負面的煩惱、提起正念。
據正史記載:布袋和尚喜好田間勞作,有次與人比賽插秧,四位農夫手起手落,不一會兒田中就綠了一大片,而布袋和尚眼看就要輸了,他卻呵呵笑着,高聲吟詩:
  手捏青苗種福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
  退後原來是向前。
大夥一聽,這首《插秧偈》很有意思。“福田”既指良田,也指佛田,“水中天”既是大自然的天空,又是佛教的理想世界。“六根”不單單是說插秧每行有六株,也暗示佛經指的眼、耳、鼻、舌、身、意。“稻”與“道”又諧音,最後一句,“退後原來是向前”,不僅描繪了插秧情景,更包含了佛教的智慧和辯證的哲理。人們在琢磨的時候,布袋和尚施展神通,已經插完了秧苗。
長期以來,人們將袒胸露肚笑開懷的布袋和尚,當成彌勒菩薩或稱彌勒佛。這和布袋和尚離世前留下了一句偈頌有關,這首偈頌透露了他的真實來歷。布袋和尚在嶽林寺出家,又在嶽林寺圓寂。後梁貞明二年丙子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在奉化嶽林寺東廊磐石上說了四句《辭世偈》:
彌勒真彌勒,
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
時人自不識。
偈畢圓寂,後葬城北之封山。世人遂認爲彌勒化身,塑像供奉,並以三月初三的圓寂日作爲紀念彌勒菩薩的龍華會,民間逐漸形成“拜彌勒”的習俗。民間說法:“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據說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日,而在壯族的民間習俗裏,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爲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三月三拜蚩尤說法。
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摩訶薩,意爲慈氏,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爲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稱爲“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值此殊勝日,祈願彌勒慈光普照,疫情早息,山河無恙,國運昌隆。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