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十五|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


2022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十五,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简称佛涅槃日 。
每个佛弟子都应铭记——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弘法四十九年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迦的娑罗林中双树之间,吉祥而卧,入般涅槃。
佛陀涅槃前的四个教诲
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
佛的堂弟阿难尊者随侍佛陀三十几年,对佛有深厚感情,此时特别悲伤。阿㝹楼陀尊者见他哭得伤心,马上提醒阿难尊者说:你不要再哭啦,佛灭度后,佛教的几件重要大事怎么办,你赶快去问问佛。
阿难尊者说:我现在心情悲痛,实在想不出有哪些需要请问的,你快告诉我,我好去请佛最后开示。阿㝹楼陀对阿难尊者说了四个问题,要他立即去问佛:
第一、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何为师呢?
佛说: 依波罗提木叉的无上戒法为师 。
第二、佛在世时大家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何而住?
佛说: 依四念处住 (四念处者,念是能观的智慧,处是所观的境界,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第三、佛灭度后,结集经、律、论三藏教法时,在诸经之首要讲几句什么样话?
佛说: 当说信、闻、时、主、处、众的六种成就 (即每部佛经经首的“如是我闻”等语)。
第四、对一些恶性比丘,佛在世时会设法调服他们;佛灭度后,用什么办法对治他们?
佛说: 用默摈的办法来对待恶性比丘 。

学习佛陀智慧 感恩佛陀教诲
佛陀涅槃前教导我们,应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特别是以下三段话,更是道出了佛法传承的关键所在: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

佛教重在精神内涵,释迦佛陀的出生,涅槃,并不是多么重要,丝毫不妨碍他的精神。佛陀在这个世间来投胎,示现八相成道,最后的涅槃也是一相,这都是佛的大威德力所示现的。
生也是示现,灭也是示现,生实不生,灭实不灭 。
佛陀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怜悯我们众生,因为佛陀如果继续住世的话,众生堕落的比解脱的要多,这样的缘故,所以世尊显现了涅槃。
佛陀虽然示现涅槃,但佛陀留下成佛方法,这方法里充满了佛陀的智慧和悲心, 是佛陀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人间 。
如果我们按照佛陀所说的方法去做,尤如佛陀住世一样,人人都可以得到解脱。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