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填倉節”,老人說:“填倉3要滿,錢糧堆成山”,具體指啥?有啥講究?傳統莫忘

 春節就像一部連續劇,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傳統習俗,眼下進入正月二十五,這是春節臨近尾聲的一個標誌,在我國很多地區過了二十五,意味着春節也就圓滿結束了。所以這正月二十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民間傳統裏定爲“填倉節”,這是一個古來有之並且流行範圍極其廣泛的傳統節日。屆時,圍繞着“填倉節”,各地的人們都會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填倉”,人們通過這個節日來爲新的一年祈福,錢糧滿倉,人丁興旺。


填倉節從何而來
填倉節是民間的一個古老節日,而關於他的來歷民間衆說紛紜,有的說是爲了紀念一位糧倉官,相傳在很久之前,我國北方地區連年遭遇旱災,顆粒無收,百姓本已吃不飽飯還要交“皇糧”,一位倉官看到百姓非常可憐,便偷偷打開皇倉,讓百姓把糧食運走,他自己直接犯下了 錯誤,便一把火燒了皇倉,連同自己也燒死了。而這一天正是正月二十五,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此日定爲“填倉節”。
當然還有一種流行比較廣泛的說法,那就是二十五爲“倉神”的生日,人們在這一天祭拜他,舉行“填倉”的儀式,來祈禱風和雨順,糧食滿倉。

“填倉節”是一個祈豐收,盼人旺的節日,屆時各地的人們都會舉行隆重的形式來慶祝。而關於這一天的習俗,民間也流行着很多的講究,常聽老輩人唸叨這樣一句話,“填倉3要滿,錢糧堆成山”,具體指啥呢?有啥講究呢?下面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老傳統別丟了,爲家人祈福添財,不妨多多瞭解一些。
一、家裏的倉要滿
填倉節,從字面意思便可以看出,這一天首先要把家裏的倉填滿。屆時,家家戶戶都會把米缸,麪缸,水缸裝滿,柴象徵着“財”,所以家裏的柴倉也要裝滿,以此來象徵“填倉”。
此外,民間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打囤”,人們會提前一天準備好充足的草木灰,在正月二十五天亮前,在家中畫上圓形,放入穀物雜糧,並用磚頭壓實,來象徵糧食滿倉。還會畫上一些小的圓形,放上錢幣,代表“錢倉”,寓意財源滾滾。待天亮的時候,人們會點燃鞭炮,劈啪作響,意爲“脹倉”。
在這一天民間還普遍流行着不賣糧,不借糧,不串門,不留客等習俗,人們都希望這一天錢財糧食不能流出,家裏的福氣,財氣也要留在家裏,這樣纔算吉利。

二、家裏的燈要點滿
民間流傳着這樣的俗語,“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在過去,人們對於填倉節非常看重,每逢正月二十五,無論是百姓還是糧商們都要張燈結綵,設供致祭,焚香叩拜倉神,以此來祈禱新的一年有個好的收成。過去人們照明要用油燈,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提前把油燈填滿,來象徵燈火不斷。
另外,在老輩人眼裏,子孫滿堂象徵着福氣,所以很多節日裏都會求子納福。在正月二十五也是如此,燈又與“丁”諧音,所以燃燈又象徵着“添丁”,尤其是在新婚的當年,人們會在房裏多點上幾盞燈,以此來祈禱早生貴子,人丁興旺。

此外在很多地方,老一輩在這一天要捏麪糰,人們會捏出各種象徵吉祥的小動物的形狀,家裏有本命年的還要專門捏上一盞“本命燈”,在晚上的時候點燃,一直要到過了這一天才熄滅,以此來祈禱在這一年裏身體平安,無疾無憂。

三、肚子要填滿
“填倉節”是祈禱不愁吃喝的節日,而肚子是人們的食府之倉,所以這一天人們講究要把肚子填滿,這也是“填倉”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宋代《東京夢華錄》裏便有着相應的描述: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竟日。屆時我國各地的人們都要準備這一天的傳統美食來把肚子吃得飽飽的。
在老北京地區,這一天的早飯要吃小米乾飯雜麪條,來象徵飲食豐富腹中飽食填滿糧,中午要吃薄餅卷盒子菜,醬肘子等。天津地區講究吃米飯泡魚湯,取富裕有餘之意。山西地區講究吃黃米糕,象徵日子步步高昇之意。在我們老家中午一定要包上一頓肉餡餃子來吃,寓意吉祥圓滿。
填倉節這一天,人們顯得格外忙碌,充滿了生活的儀式感,但是歸根結底,所傳達的還是人的一種精神寄託。而過了“填倉節”,年也就真的遠了,人們要開始新一年的耕耘與奮鬥了。所以“填倉節”也是人們在爲春節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吃飽喝足了,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創造更好的生活。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