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九|恭迎華嚴菩薩聖誕,功德利益增長千萬倍

 






農曆十二月廿九
華嚴菩薩聖誕日
隨喜供燈、上香、施粥
唸佛、誦經、持戒、放生
功德利益增長千萬倍
臘月二十九,是華嚴菩薩聖誕。在這殊勝吉日裏,吃素、唸經、放生,祈願佛菩薩保佑所有衆生棄惡揚善,諸惡莫作持當下,日日幸福;衆善奉行不分別,天天開心;自淨其意心回家,喜樂遍佈;是諸佛教禪修法,心想事成!
華嚴三聖
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一)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爲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淨,衆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爲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
(二)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故稱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故稱賢。
(三)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爲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
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
文殊菩薩主智門,立於毗盧遮那佛之左;
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毗盧遮那佛之右。
轉之則右爲智,左爲理時,
顯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
華嚴經
《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華嚴經》是一部大經,汪洋淵博,古德雲“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家之富貴”。華嚴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華嚴以根本佛乘爲宗,以毗盧遮那智慧果德普示衆生。成自因位修萬行大悲果德,於初發心便成正覺。於體不變移處,入三世而無往來,現十方自在無礙。表法界性相本爲真如,一切境界皆是佛界,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所有分別全是智爲,無明體真即是佛故。一念相應一念佛!
華嚴菩薩來歷
華嚴菩薩之名,載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
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爲華嚴菩薩化現:一爲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爲元朝正順法師,皆以專修《華嚴經》而名。
-清涼國師-
宣化上人在《華嚴菩薩化身的七帝之師華嚴宗第四祖澄觀法師》講到過爲什麼清涼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原因。
澄觀大師著作一部《華嚴疏鈔》,專講《華嚴經》。等到他圓寂之後,在中國和印度的交界處,有一位阿羅漢,見到有兩個很年輕的菩薩,在虛空裏頭走。
這位阿羅漢有神通,他就用神通令這兩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這兩位年輕的菩薩,不能走了,問他們:“你們是誰?到中國做什麼去啊?”
這兩位說:“我們是北印度文殊堂神,到中國五臺山去請華嚴菩薩的牙齒,回到我們的國土去供養。”
這位阿羅漢一聽,說:“哦,是這樣,那你們可以去了。”
兩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後,這位羅漢以後也到五臺山去,就對着一般人說他見到怎麼樣的一個境界。
這時人們就把清涼國師的棺木打開來,一看,果然他兩顆牙齒沒有了。這兩顆牙齒就是被兩位年輕菩薩請去供養了。
所以在佛教裏,一般人都知道這位澄觀法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
-正順法師-
還有一位華嚴菩薩是正順大師。
元朝正順法師,出家於五台山,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爲茅蓬,以讀誦《華嚴經》爲修行的日課,數目超過一千餘部。他同時修學法界三觀,每次一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以後,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稱他爲華嚴菩薩。
將要圓寂的時候,門徒乞求開示法語,他說:“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入滅時,靈桌上出現五彩之龍,飛遊於燭光庭宇之間。
華嚴境界
很多人說,《華嚴經》太熱鬧,不好懂,其實不難,難在我們習慣了向外攀援,而華嚴境界是專注而入。如果我們只對泡泡感興趣,就會“失去”整個華嚴海會。
在華嚴境界中,世界由花莊嚴。自在華(花)莊嚴,不是用花去莊嚴一個叫“佛”的人,也不是一個叫“佛”的人在用花莊嚴自己。
在華嚴世界,一切是寶蓮,我們與佛皆是寶蓮,身體是寶蓮組成,世界是寶蓮組成,一切是花,一切自在,花即佛,佛即花,一如是也。如是,自在華莊嚴。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其實不然,這纔是世界的本來面貌。
入了華嚴境界,貪嗔癡已經沒有意義,自然消融。因爲一切煩惱皆因無常而來,當我們向外攀援時,看到的只是花朵的影子,當我們把花朵的影子當做實存而去抓取,希望永遠擁有時,其結果是在不斷幻化的影子中迷不知返。當我們回過頭來專注於當下心相的任何一點,我們將在安住中擁有整個世界。
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
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
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