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什麼意思?有啥講究?老傳統大智慧,要謹記

 


正月裏的傳統節日很多,每天的習俗都不一樣,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玉皇大帝掌管天庭,所以俗稱它爲“天日”。百姓們對其十分敬重,也流傳着很多的祭祀傳統,表達了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玉皇大帝主宰三界,在其生日這天,各路神仙都會隆重慶賀,人們也會舉辦祭典來給玉帝慶生,以求天公賜福。所以,提到大年初九的習俗講究,跟神話傳說中的玉帝生日分不開,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老話: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這句俗語背後,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之處呢?下面,就來跟大傢俱體說說。
七不出

“七不出”,從字面上的含義來看是,在我國農曆當中,每月逢七的日子不出門,也就是初七,十七,二十七,人們認爲這些日子都不太吉利,而在臺灣地區,還將初七稱爲“七煞日”,所以在這樣的日子裏,人們講究不出門。
不過“七不出”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七指的是七件大事,特指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看起來很簡單,卻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缺了哪樣都不行。而七不出是指,不安排好這七件大事不能出門。那麼主語是誰呢?誰不出門?這裏也是有所指的,那就是家裏的當家之日。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當家之人爲了生活都不得不離開家鄉去賺錢,而通常要很長時間後才能回家,爲了避免出門在外,沒法照顧到家中老小,就會提前將這7件事安排妥當,纔會放心出門。
所以“七不出”是在告誡人們,做事業之前,需要先安頓好自己的後方,也不能忘本,要時刻尊妻盡孝愛幼,這些都是必須要肩負起的責任。
八不歸



八不歸,從字面的意思來看是初八不回家,但是它還有着更深層次的含義。
《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這“八不歸”,正是源自孔子的德育思想,指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8個字,也是做人的根本。
孝:有兩層含義,一是要孝順父母,二是要爲國家盡忠盡孝;
悌:也有兩層含義,一是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幫助,二是對待朋友也要像對待兄弟姐妹一樣;
忠:忠於國家,忠於自己的工作組織和工作崗位;
信:做人要言而有信,不弄虛作假,不欺騙他人;
禮:待人要有禮貌,不光是表面功夫,更是要發自內心給予別人尊重;
義:要有義氣,有正義感,要懂得幫助弱者,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盡力而爲;
廉:廉潔,不要有佔便宜的心理,不是自己的、不該拿的,就不要起貪慾;
恥:要有羞恥之心,不符合道德的事情、違背良心的事情,堅決不做,要自尊自重。
古人認爲,出門在外,要時刻用這8個字來提醒自己,吾日三省吾身,特別是大年初九想趁天公日辦事之前,要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做到,如果連做人的根本都違背了,那自然也得不到玉帝的賜福。
上九辦事一大堆
前面有提到,大年初九,是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認爲,有玉帝庇佑,辦事會格外順利,於是古人會將之前積累下來的一些棘手的事情,放在這天一起解決了,這背後寄託了人們祈福、避災的美好願望。
其實“上九辦事一大堆”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在滿足了七不出,八不歸的條件下,也就是要準備好7件事,做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八不歸,擁有崇高的道德底線的人,那麼這樣的人會出門在外會更受歡迎,辦事纔會更加順利。這麼一理解,是不是會發現,老祖宗們真的是有大智慧,這些古訓,到了現在,依舊不過時,要想做出一番大事業,請先成爲一個大寫的人。

评论

热门博文